产品概述
product description
ATP酶存在于组织细胞及细胞器的膜上,是生物膜上的一种蛋白酶,它在物质运送、能量转换以及信息传递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机体在缺氧及一些疾病状态下,此酶活力发生一系列改变,另外有些遗传疾病也与此酶活力有关。 贝博® BBoxiProbe® ATP酶检测试剂盒(总ATP酶)是利用ATP酶可分解ATP生成ADP及无机磷的原理,通过测定无机磷的量来判断ATP酶活力的高低。 贝博® BBcellProbe® 可以提供各种细胞检测试剂盒。包括细胞凋亡、活性、增殖、毒性、活性氧、周期、细胞代谢、氧化应激、膜流动性、膜电位、膜通透性转换孔、细胞耗氧率、胞外酸化、细胞内pH、细胞粘附、细胞自噬等数百种细胞检测试剂盒产品。 贝博® BBcellProbe® 可以为您提供各种颜色的BBcellProbe® M系列、N系列、L系列、E系列、G系列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溶酶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骨架、微管等细胞、细胞亚结构荧光染色试剂盒产品,以及钙离子、钠离子、氩离子等各种荧光染色试剂盒产品。 贝博® BBcellProbe® 可以提供动物、植物、微生物、酵母、水产、家禽、兽类、土壤等样本的各种生化指标检测的数百种试剂盒产品。
保存温度
2-8℃ 避光
注意事项
开盖后组份按要求条件保存。
有效期
6个月
检测方法
分光光度计
适用样本
组织、细胞样本
产品应用
分光光度计
仪器准备
1.分光光度计
2.恒温水浴锅
3.离心机
4.移液器
5.冰箱
6.冰盒
7.涡旋混匀器
2.恒温水浴锅
3.离心机
4.移液器
5.冰箱
6.冰盒
7.涡旋混匀器
试剂准备
1.纯水
2.蛋白定量试剂盒
2.蛋白定量试剂盒
耗材准备
1.试管
2.离心管
3.吸头
4.一次性手套
2.离心管
3.吸头
4.一次性手套
使用注意事项
1.试剂E乙液在冬天或4℃长时间保存可能会出现凝胶状物质,37℃溶解不了,可将其60℃左右水浴10分钟即可完全溶解;
2.试剂E甲液和乙液应防止磷污染;
2.试剂E甲液和乙液应防止磷污染;
使用方法
一、试剂配制
1.试剂C的配制:
使用前每支粉剂C加纯水1ml,充分溶解。
2.显色剂的配制:
取试剂E的甲液一瓶加入一瓶已预温好的试剂E的乙液中,充分混匀。
需提前0.5小时配制,2-8℃条件下可保存5天。
配好的显色剂的量够做13个管子。
如果样本量很少,所需的显色剂的量较少,可以按试剂E中的甲液:乙液=7:6的比例自行配制显色剂,用多少配制多少。(按比例配制显色剂要防止磷污染,最好用专用的吸嘴)
3.0.1umol/ml标准磷工作液的配制:
使用前将10mmol/L标准磷储备液100稀释,即取0.1ml储备液加纯水至10ml;
4.0.02umol/ml标准磷工作液的配制:
将0.1umol/ml标准磷工作液用纯水稀释5倍,即取0.1umol/ml标准磷工作液1ml加纯水至5ml;
5.基液的配制:
将试剂A、B、C按260:80:80比例混合。需多少配多少,现配现用。
二、样本的前处理:
1. 组织的前处理:
准确称取组织重量,按重量(g):体积(ml)=1:9的比例,加入9倍体积的生理盐水,冰水浴条件下机械匀浆,2500转/分,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即10%的匀浆上清液),再用生理盐水10倍稀释成1%,同时用考马斯亮蓝试剂测定组织蛋白浓度。
2.培养细胞的前处理:
将培养细胞消化,离心、弃上清,留下层细胞,每管加0.2~0.3ml生理盐水或匀浆介质制备成107/cm3细胞悬液,即107/ml,再进行破碎。
破碎细胞的方法有三种:
① 用匀浆器匀浆;
② 用超声粉碎器粉碎;
③ 反复冻融3次
第三种方法有时会影响酶活力;
制备好的细胞悬液不需要离心,同时用考马斯亮蓝试剂测定组织蛋白浓度。再将细胞匀浆液稀释成不同浓度进行预试,根据预试结果决定取样浓度。
3.计算:
(1)全血ATPase的计算
A:按全血体积计算:
定义:每小时每ml全血中ATP酶分解ATP产生1umol无机磷的量为一个ATP酶活力单位。即umolPi/ml/hour
全血T-ATPase活力(U/ml)=(测定OD-对照OD)÷(标准OD-空白OD)×标准品浓度(0.02μmoL/ml)×6×样品测试前稀释倍数×7.8
B:按血红蛋白量体积计算:
定义:每小时每g血红蛋白相当的红细胞中ATP酶分解ATP产生1umol无机磷的量为一个ATP酶活力单位。即umolPi/gHb/hour
全血T-ATPase活力(U/ gHb)=(测定OD-对照OD)÷(标准OD-空白OD)×标准品浓度(0.02μmoL/ml)×6×样品测试前稀释倍数×7.8
÷ 血红蛋白含量(gHb/ml)
(2)组织、细胞中ATPase的计算
定义:每小时每mg组织(细胞)蛋白的组织(细胞)中ATP酶分解ATP产生1umol无机磷的量为一个ATP酶活力单位。即umolPi/mgprot/hour
ATPase活力(U/mgprot)=(测定OD-对照OD)÷(标准OD-空白OD)×标准品浓度
(0.02μmoL/ml)×6×7.8÷待测样本蛋白浓度(mgprot/ml)
1.试剂C的配制:
使用前每支粉剂C加纯水1ml,充分溶解。
2.显色剂的配制:
取试剂E的甲液一瓶加入一瓶已预温好的试剂E的乙液中,充分混匀。
需提前0.5小时配制,2-8℃条件下可保存5天。
配好的显色剂的量够做13个管子。
如果样本量很少,所需的显色剂的量较少,可以按试剂E中的甲液:乙液=7:6的比例自行配制显色剂,用多少配制多少。(按比例配制显色剂要防止磷污染,最好用专用的吸嘴)
3.0.1umol/ml标准磷工作液的配制:
使用前将10mmol/L标准磷储备液100稀释,即取0.1ml储备液加纯水至10ml;
4.0.02umol/ml标准磷工作液的配制:
将0.1umol/ml标准磷工作液用纯水稀释5倍,即取0.1umol/ml标准磷工作液1ml加纯水至5ml;
5.基液的配制:
将试剂A、B、C按260:80:80比例混合。需多少配多少,现配现用。
二、样本的前处理:
1. 组织的前处理:
准确称取组织重量,按重量(g):体积(ml)=1:9的比例,加入9倍体积的生理盐水,冰水浴条件下机械匀浆,2500转/分,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即10%的匀浆上清液),再用生理盐水10倍稀释成1%,同时用考马斯亮蓝试剂测定组织蛋白浓度。
2.培养细胞的前处理:
将培养细胞消化,离心、弃上清,留下层细胞,每管加0.2~0.3ml生理盐水或匀浆介质制备成107/cm3细胞悬液,即107/ml,再进行破碎。
破碎细胞的方法有三种:
① 用匀浆器匀浆;
② 用超声粉碎器粉碎;
③ 反复冻融3次
第三种方法有时会影响酶活力;
制备好的细胞悬液不需要离心,同时用考马斯亮蓝试剂测定组织蛋白浓度。再将细胞匀浆液稀释成不同浓度进行预试,根据预试结果决定取样浓度。
3.计算:
(1)全血ATPase的计算
A:按全血体积计算:
定义:每小时每ml全血中ATP酶分解ATP产生1umol无机磷的量为一个ATP酶活力单位。即umolPi/ml/hour
全血T-ATPase活力(U/ml)=(测定OD-对照OD)÷(标准OD-空白OD)×标准品浓度(0.02μmoL/ml)×6×样品测试前稀释倍数×7.8
B:按血红蛋白量体积计算:
定义:每小时每g血红蛋白相当的红细胞中ATP酶分解ATP产生1umol无机磷的量为一个ATP酶活力单位。即umolPi/gHb/hour
全血T-ATPase活力(U/ gHb)=(测定OD-对照OD)÷(标准OD-空白OD)×标准品浓度(0.02μmoL/ml)×6×样品测试前稀释倍数×7.8
÷ 血红蛋白含量(gHb/ml)
(2)组织、细胞中ATPase的计算
定义:每小时每mg组织(细胞)蛋白的组织(细胞)中ATP酶分解ATP产生1umol无机磷的量为一个ATP酶活力单位。即umolPi/mgprot/hour
ATPase活力(U/mgprot)=(测定OD-对照OD)÷(标准OD-空白OD)×标准品浓度
(0.02μmoL/ml)×6×7.8÷待测样本蛋白浓度(mgprot/ml)
参考文献
1.Xuliang Guo, et al.
Curved corannulene dually targets mitochondria and endoplasmic reticulum, and initiates apoptosis via localized ROS induction upon light triggering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C 2020 (IF=5.880)
2.Gang Wang, et al.
Effects of quercetin nanoliposomes on C6 glioma cells through induction of type III programmed cell dea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 2012 (IF=5.115)
Curved corannulene dually targets mitochondria and endoplasmic reticulum, and initiates apoptosis via localized ROS induction upon light triggering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C 2020 (IF=5.880)
2.Gang Wang, et al.
Effects of quercetin nanoliposomes on C6 glioma cells through induction of type III programmed cell dea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 2012 (IF=5.115)
-
优惠促销
Promotion
-
轻松下单
Order
-
在线留言
Online message
-
帮助中心
Help center